首页> 旅游攻略 > 台湾11月份旅游攻略
满意答案
我于周六从北京坐国航直飞台北,不到四个小时,十分方便。降落在台北的桃园国际机场。-----据说本来叫中正机场的,后改名。
在周二开会之前,我们一行三人要先旅行一下。其中,我来自北京,Lisa来自台北,Peter来自香港。真正是两岸三地团。
在机场和从香港飞来的Peter会合之后,我们两个人先跑去了台北最著名的鼎泰丰总店。门口如同示威一样站满了人,全是等座的。事先我们被告知要等三四十分钟。店里很小很窄,但是非常整洁有秩序,一看就管理得很好。我们事先在门口等位时已经点好了小笼包、牛肉面和鸡肉面(名字好象不是这个,但意思是这样),以及虾仁炒饭。点青菜时我见到上面有A菜,因为没吃过,所以点了。结果上来发现就是油麦菜。Peter由是告诉我他的亲身经历。他以前到台北玩,对人家说出租车,人家说你要租车?他就说的士,人家还不懂。最后描述一番,人家恍然大悟:原来你要坐计程车啊!-----我当时听了笑晕,没想到几天后自己就亲身体会一把,原来普通话和国语中对同一个事物,的确是说法不同啊。这是后话。
个人认为鼎泰丰的小笼包及其它的东西,并没有那么神奇之处。可能我的口味太偏味重的东西,尝不出来它的好处。不过鸡汤面的汤的确很好喝。
第一个目的地是日月潭。去日月潭是由同去的台湾同事Lisa安排。我取笑:“你是不是听说大陆人都要到那里去?”
她事先买好了国光号的车票。所谓国光号,就是我们说的长途车。在台湾,以各种号命名。好象“志强号”是指我们所说的特快。国光号从台北到日月潭要四个小时。她没有选择台湾非常快的高铁,大概是因为票价。高铁的票价会比国光号贵很多。
到了日月潭后,猜猜我们去的第一个地方是哪里?当地派出所。因为下车后我们不知如何能到酒店,Lisa就直接跑到旁边的派出所去问。一会儿一个警察就陪她一起出来,详细指清地址。我开始还想这个警察真不错。后来才发现台湾人待人非常友善热情,几乎人人如是。我们在整个旅行中得到很多帮助。
我们住在日月潭边上最著名的涵碧楼旁边的教师会馆,条件不错。一晚上七百多元人民币。三人房。把东西放下后我们出来。到潭边的路上吃小吃。我先吃了花枝丸,听着这么艳的名字,其实是一种鱼丸。非常好吃,肉质鲜美,外面的辣汁也恰到好处。后来到台北就一直看到花枝羹和炒花枝,再也没有见过花枝丸。大家还吃了当地产的酒冰。就是冰棍中带些酒味,非常不错。我们还买了当地的马吉。是一种点心,比一般的聚丰葡萄略大,外面是糯米做的,里面的馅有各种各样的,我们一样买一点尝过之后发现最好吃的是花生、芝麻和黑糖。可惜保质期只有七天,不能带回来给家人尝。的确又软又糯又香,怪不得店门口大书:蒋院长经国先生说:好吃好吃。
第二天一早,我们出门到涵碧步道散步,就是沿着潭边修的栈道。涵碧楼是当年蒋介石夫妇到日月潭时下榻的地方。如今修了个小小的纪念馆。这个步道也是当年他们散步的地方,还留有当年两人黄昏时用的手划船。纪念馆里留有蒋公当年坐过的椅子,以及蒋经国当年使用过的办公桌。居然全是开放状态,可以随便坐下照相。我猜可能大陆游人一般不到这里来,否则很快就坐坏吧?步道有一个出口可通向蒋介石为方便做礼拜自己出资建的小教堂。外形朴素,但据说非常结实,在十年前的大地震中主体结构完全无恙。
早晨在潭边走走非常舒服,淡淡的雾色中可见水中的拉鲁岛,据说为当地原住民邵族为其命名,意为最大最美。(虽然那么一个小小岛屿,说它最大最美,实在唯心。情人眼里出西施吧。)水中漂着一只邵族原用的四手网船。
等到开始走到码头上船在潭中游览,就没什么意思了。到处是人,象任何一个景点一样拥挤不堪。我们吃过中饭,就坐车到埔里。因为那里有一个台湾自创的绍兴酒厂。Lisa二十年前去过,她一定还要去,说是那里面有非常多的好吃的东西。
路上到处都是台湾所谓的竞选文宣,是为了年底的县长及县议员竞选做宣传吧。最奇特之处是他们用一种形如我们大陆葬礼上所用的花圈做装饰,只是红红黄黄极为鲜艳,摆在竞选者大照片的后面助阵,我开始还以为竞选文宣做到了寿衣店门口。路中见到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大字写着:不会做,换人做。底下小字注明南投(即为当地)的失业率,全台湾最高。
快到埔里时,忽见路边人行道人排开N桌,桌边坐着人。Lisa说:“快照,这就是流水席。”(即为当地所称政见发表会。)我慌忙照,这时车又开出一点,她又说:“快,那是蔡英文,她在助选!”,原来一张张桌子对着一个临时搭的台子,台子上面站了N个人。其中就有暴力小英。我马上照,可惜,车已经开过去,只照到背影。Lisa还说:“怪不得这么多人,原来蔡英文也来了。”我心想:这还叫人多,几十人而已。而且不过在就在县城小马路边临时草草搭的台子,一点场面也没有。同事说有时还会提供饭菜,但是我们当时没看到有吃的。可能还没开席。
埔里酒厂为国民党迁台后“外省人”所建,大概是想念家乡的绍兴酒吧?据说试验N次才成功。后来台湾开放酒类进口后一度经营惨淡。在大地震中又处在震中,厂房倒塌,损失严重,后来决定开放旅游,才又重新有了不错的收入。我们到了之后,先后尝了酒香冰淇凌、绍兴酒肠、啤酒饼干、酒梅、酒糕等。我最喜欢的是酒肠和酒梅。买了不少。还在门口的“农会超市”买到了一包十块的野姜花精油皂,据说是当地特产(农会这个词我已经多年未见)。包装朴素,一共合人民币六十多元,只是非常沉重。但是又没有小包装。我咬牙买下来。因为野姜花在席慕容的散文里不只一次地出现。当时少年的我满心向往。这次旅行中,后来终于在台北的士林官邸见到了开放的野姜花。其实是一种开在水边的花,白色,貌不惊人,气质却淡雅自得。
不过埔里的绍兴酒却实在乏善可陈。后来我们在圆山大饭店尝到了,一点儿也不好喝,和国内的古越龙山没办法比。我由是生出感慨,当年的“外省人”,到了台湾,喝不到家乡黄酒的滋味大概太难受了,所以只好学鲁宾逊,自力更生来自己酿酒,以解相思。但怎么比得上家乡的滋味?不过台湾的金门高粱味道却不错,58度,又烈又醇又香。
当晚坐车到台中,夜宿台中。放下行李,一行三人就去了据说是台湾排名第一的逢甲夜市。同行的两位对吃的兴趣都极大,Peter更是被取笑要吃尽台湾著名夜市。到了夜市门口我就一惊,只见一个卖“大肠包小肠”的摊前排了至少有二十个人。我马上说:“自从大学毕业后我就绝不排队等着吃任何东西。”Lisa答:“可是这里面的好吃的东西都要是排队的。”结果她说对了。我们最后也不得不排。制订策略,三个人分开排三个队,每个人都得排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才买得到。我心想:不好吃的东西这么一排一等,也变得好吃了。
我对小吃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一个感慨就是台湾人不知是民风如此,还是修养好,这么排队,没人插队是其一,最难得的是,一个摊子前排的长队自然把相临的摊子挡住,可是被挡的摊主一句话也没有,若无其事。另外一个感想就是台湾的垃圾桶太少了。比如整整一条逢甲夜市,我们三个人一个垃圾桶也没找到。Lisa答是因为东西太好吃了,所以都吃进去了。Peter和我只好说:所以不能吃的袋子和竹签就扔了一地。后来发现不光在夜市这样,我们所住的酒店大堂也居然没有垃圾桶。台北路上的垃圾桶也不多。大家在路上走,买了台湾啤酒来喝,结果每个人都得手持空罐,回到酒店房间才扔得掉。后来听说,台北的垃圾分类做得很好,分类的垃圾有人免费收,不分类的就要交钱才有人收。而且分类垃圾是一天收某一类。所以Lisa说倒垃圾对她是件大事,有时和朋友玩到八点,就要回去,因为收垃圾的要来了。她说很多台湾人到了上海后,一大乐事就是不用垃圾分类了。------听得我却汗颜。
周一,一早到台中高铁站,坐高铁一个小时就到台北。车费一百多元。台湾的高铁非常舒适快捷,票价虽然略贵,但是十分值得。
到了台北后,我们去了国父纪念馆,参观了里面著名的换岗仪式。个人认为来回转枪的动作过于花哨,不够严肃。
国父纪念馆出来,正对着就是台北著名的101高楼。正好照相。
当晚,到好记吃饭。这回有经验,看到很多不认识的蔬菜名不再那么激动,因为已经知道十之八九是我吃过的菜,只是不同的名字而已。饭后,和Peter去了著名的孰南诚品书店,即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那家。去了后有点失望。因为太小。本来想买本少年时读过的台湾作家廖辉英的《油麻菜籽》,(不知为什么大陆一直没有再版)但是没有买到。其它的书也不多。
周二开始开会,晚上和同事到饭店吃饭,点了一种没听说过的东西,吃到后发现原来是我们所称的魔芋。
晚后去101大楼附近的诚品书店旗舰店,的确大很多。书也非常全。
周三下雨。我们傍晚时分到了西华夜市。著名的蛇街,同行的外国同事被蛇酒及猪血糕等惊住。我则买了木瓜牛奶等等的吃喝。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闹市的街上忽然听到熟悉的音乐,结果是一辆吉普车开来,四角插着五星红旗,车上喇叭震耳欲聋响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转眼间又绝尘远去。周围台湾人都没什么反应,看我惊讶,就答:这是某些人表达自己的主张。
然后打车到101大楼的写字楼顶层85层吃晚饭。计程车把我们载到101一层的商场。我到处找人问到写字楼怎么走。问了四五个人全都非常有礼貌,但都答不知道,其中居然包括一个商场保安。我当时都晕了,不知怎么回事。结果到了服务台,终于有位大哥,困惑地说:“写字楼?”然后问:“是办公大楼吧?”指出了方向。这才明白,原来台湾人不知道什么是写字楼,人家叫办公大楼。我彻底服了。一起走的国外同事明白怎么回事后都笑我,说以后让他们用英语问路应该更有效率。
坐在电梯上扶摇直上,耳朵非常难受。哎,高处不仅不胜寒啊。当天因为有雨,在顶层根本看不见外面。直到吃过饭,大概头上那朵云终于飘过去了,我才看见台北的点点灯火,在一天一地的细雨中闪烁不已。忽然有点惆怅。读大学时,流行曲之一就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当时的男友笑说:“你听这歌名,来看雨,说得多么亲近。”如今已隔天涯。我终于以中年妇女之龄到了我们曾经在歌中熟悉的雨中的冬季台北。在诚品书店看到一本书上写着孟庭苇推荐。大概她还算比较有名吧?可是我们自己那十几年的岁月都去了什么地方呢?
周四,一天开会后,晚上到士林夜市吃饭。我个人对百分之八十均为煎炸制成的小吃不是十分感兴趣。看到什么猪脑汤之类更是没有胃口。只买了薄荷珍珠奶茶喝,还不错。另外在夜市中看到了台湾特产的大如木瓜的乳白色苦瓜,据说苦瓜汁十分好喝。我没有尝。却吃到了极甜的释迦(据说起此名是因为其形状象释迦牟尼的头)。香港同事说这个就是佛手。我这个北方人既然没见过佛手,也无从判断。只知道好吃极了。
周五下午到台北故宫。因为开会拖迟,到的时候离关门只剩下一个多小时。我直接去三楼看马未都讲过的中国巧色玉中的最精品,那棵翠玉白菜。然后就留在三楼看青铜器。看得目瞪口呆,几乎象亦舒说的“泪盈于睫”,全身似通电似的酥麻。因为实在是太精美绝伦了。那些可都是几千年前完全靠人手做的啊!结果后来剩下的时间就只够在二楼匆匆看了看瓷器,一楼的书画完全没时间看。我打算下次再来台北,要在这里面呆上一整天。
从故宫直接去著名的圆山大饭店吃晚饭。菜做得一般。只是窗外灯火闪烁,情调不错。在走道上看到不少当年宋美龄在圆山大饭店接待外宾时的照片。
圆山饭店大堂的前台后面只有一个倒置的福字。别无其它装饰。
周六,上午去总统府。因为是周末,不对外开放。所以只绕一圈参观。总统府有持枪卫兵,也零星站几个便衣,但多为身材瘦小,眼神温和,有的还戴眼镜。Peter都不由说:“这便衣太单薄了吧?”Lisa也说她小时候没有宪兵是戴眼镜的。
总统府对面的一女中是Lisa的母校,也是马英九夫人和吕秀莲就读过的学校,据说是台湾最好的高中。Lisa说她当年读书时,下午五点钟经常会看到蒋经国下班,在车里向她们挥手。
离总统府不远是蒋中正纪念堂。对面是台湾的中央图书馆。据Peter说这是分馆。主馆在哪里呢?在南京。当年的中央图书馆当然在南京。
然后坐车到士林官邸。因为几个月前刚刚着火,士林官邸在整修。不能入内。但是我参观了其中附设的有六十个座位的教堂。在花园中走了走,十分安静舒服。我在门口的小卖部买了一套明信片,是蒋宋晚年在台湾的照片。其中只有一张是两人年轻的时候,即婚纱照。宋美龄的婚纱估计是当年最时髦的样式,如同阿拉伯人的头巾一样覆到额上。宋当年是三十岁吧?称不上是绝代美女,但气质绝对不俗。我在诚品书店看到的黄仁宇的《从大历史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用的就是这张照片做封面。同一本书的大陆版的封面设计就朴素得多。
从士林,我们又乘车去了野柳,参观最著名的女王头等风化出来的景观。这一路又是风又是雨,沿着海岸线开,我看到了生平未见的惊涛拍岸。灰色的海浪骤然扑上礁石,刹那间白色的碎玉漫天,转眼又被灰色的海线吞没。惹得我看个没完。
野柳海岸线上风化出来的石头果然很美,只是大风中实在不能细赏。但是个人认为非常值得一去。晴天应该另有一种风味。
回程到淡水转了一下,在路上买了槟榔。据说卡车司机为了提神,经常吃这个。路边小店为了招揽他们生意,女店员甚至穿着比基尼做店服。被称做“槟榔西施”。十一月的天气大概太冷了,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一景象。
到台北天已经黑了。就直接去吃了火锅。台北火锅的一个不同之处就是他们先下青菜,而且最后居然是下米饭到锅里,做成火锅稀饭。是我以前从没有见过吃过的。
周日,十点钟就要去机场了。Peter因为我几次提到少年时听的童安格的歌里有忠孝东路,所以坚持要抓紧时间陪我到那里走一下。
周日上午九点钟的忠孝东路十分安静,大多数的店面还没有开始营业。空中还飘着细到几不可辨的雨丝。我们挑了忠孝东路四段,来来回回走了二十几分钟。我回想到底童安格的哪首歌里有忠孝东路呢?这首歌流行时我上高中,课后上新概念英语班,经过一热闹路口,一家音像店整日只放这一首歌:“走在忠孝东路……”总是能听到这一句。这个路名就这样嵌进记忆中。
二十年后终于来到忠孝东路,茫然四顾,终于只是惆怅。
这次旅行,对于我这个生于七十年代的大陆人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整个青春期的成长过程中,读的言情小说是琼瑶的,诗和散文是席慕容的,歌听的是齐秦、童安格和罗大佑。谁说的,人一生喜欢的歌基本都是他二十五岁以前听过的?我们这整整一代人的感情经历,如果说是由这些台湾出品来塑造,可能夸张,但无论如何都和这些密不可分。至少我整个青少年时代的风花雪月,朦胧与热恋,那背景里几乎全是来自台湾的色彩与声音。
在野柳出来,要通过一条长长的购物通道,大多卖当地的海产品。同伴们东张西望时,我随意停留在一个摊位前,我选择这个摊位,只是因为摊主不知因何不在,所以不用担心有人热情推销。但是却意外听到摊位上放着音质粗糙的歌:“把我的悲伤留给自己,你的美丽让你带走,从此以后,我再没有快乐起来的理由……”这是我这次在台湾听到的唯一一首“台湾歌”,当年我所知道的流行曲。刹那间,在浓重的鱼腥味里,我向忽然显现的时光隧道,意外却深深地张望一眼。
补充:
若以最近气象预报来看,北方有锋面南下,西南方海上有一个轻度台风:梅姬,所以下雨的机率非常高,请务必准备一支便於携带的雨伞。
此外,气温上没人说得准,加上台湾秋冬季南北天气差异颇大,建议短袖、长袖各要准备。另外室内、车上皆有冷气空调,带件薄外套以备不时之需。
注意事项:
1.公共场所禁菸,使用完的烟蒂请捻熄后丢置垃圾桶内,千万不要随手弃置於地上。
2.水果、肉类、动植物若没经过检疫申报,禁止携带入台。
3.台湾少数场合是禁止拍照、摄影,请务必遵守,例如:故宫、诚品书店。
4.对许多大陆人来讲,台菜口味偏清淡,若是吃不习惯,可请导游向餐厅沟通,额外准备盐、辣椒酱等调味料。
5.其他注意事项,台湾导游都会解说。
礼物土产其实很多,端看每个人的喜好需求。喜欢就买,不喜欢也别强求。
「凤梨酥」还蛮受大陆游客的喜爱 (最好是试吃后再选购,毕竟各地喜好的口味迥异)。参考资料: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