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部落 > 自游人部落 [我要发帖]
[游记] 台湾游记-心尘的往事
楼主:睫毛上的冰M 时间:2010-02-03 23:04:49 点击:4725 回复:16
2010-1-14 从皇岗口岸出发往香港。从香港飞台北。
关于台湾。除了依稀小学时代念的日月潭和阿里山之外,并没有太多的印象,再有便是蒋介石、张学良、宋美龄等几个名字的传说~
历来台海的形势,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彼此同胞的情感都很复杂,本是炎黄子孙一家人,却因一海之隔,充满了政治的神秘感。
第一天在台北。大部分时间在车上。风土乡野,淡然苍白,与传说中的繁华“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宝岛台湾,颇有不同。
记忆中流转的,大部分是早年读的余光中的诗句,还有席慕容、张小娴的文章,凭着他们给我的浓烈感觉,摸索实际的台湾。
天南地北双飞客。
不知怎的反复记掂起这句话来。
南方海岸的气候,亚热带的丛林和树木,以及高低参差的楼房。国外悬岛,寞然对余光中的那首《乡愁》便难以言传地清晰起来。
在台湾的北海岸线,波浪翻涌,暮色浓重地黑了。
当晚便去了台湾第一高楼,101大厦,电梯上到89层的观光台,只需要37秒的时间,让人耳膜嗡嗡作响。
从楼顶俯瞰台北,明亮的万家灯火,公路贯通南北,穿越繁华而落寞的世间。
这样的流离夜景,当携一个人的手,坐在窗边。淡然相对,会心微笑。
去往花莲的路上,山回路转,整整三个小时。沿途的左边接壤太平洋,蓝色海洋无垠无际,到了岸边便染出炫银般的白色,深沉作响。
那天旅途的终点是悬崖峭壁,陡落的一个峡谷。让我记起中学时代去浪山时的光景。
途中我们和当地的台湾居民攀谈起来,
事实上,大陆经济多年持续发展,对于台湾民众来讲,他们回家的意识已经成为潜藏的主流,至于是共党执政还是国党执政,台湾人民并无太多的关心。他们只是觉得,三民主义和民主的理念,便是进步和民众的自由。
在前三天的行程中,台湾不外最多是和东莞比肩的一个城,要和北京、上海、深圳、香港这样的大都市相比,相差甚远。我们突然发现了自己身处中国的幸福来,自豪感如嫩绿树苗破土而出。
路途上吃了便玩,玩累了便睡,睡醒便在明亮的车窗里看台湾的纪录片。
游台湾顺带温习了半部中国近代史。从坐火车回台北。
在去总统府的途中,正好遇上马英九的车队,不知道小马哥是否在其中。
台北总统府-如今马英九办公的地方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自由广场的中正纪念堂和台北故宫。
自由广场不过走马观花,蒋介石的塑像坐在纪念堂里,都没有时间进去观瞻;只是,蓝色琉璃瓦和粉墙,已经和南京紫金山上的中山陵遥相呼应。
现已成为各大电视台举行盛大颁奖典礼和娱乐秀的场所。
那种时代跌宕的雄浑感觉。辗转也被收藏进台北故宫的建筑里面。
某个台湾导游说,带来台湾的国宝虽然多,但是我们更希望他们有一天能回祖国,放在合适的位置,这样,才能显示出他们的历史份量。
这句话令我悄然感动。
而对这一个岛的感觉,在抵达日月潭之后,也逐渐丰满起来。
日月潭上有原著民——邵族,邵族人目前只剩下280人的总人口。善狩猎。
在台湾,关于蒋介石、蒋经国、宋美龄的传说很多。
在他们那一代,大厦将倾、风雨飘摇,自身的生活便是无比的一种传奇。硝烟战火毕竟随着时间而远去了。
一切敌不过的。只有时间。
让人眼泪盈眶的却有两个镜头。
一个是蒋经国去世之后,后人已经把他塑成了雕像。他当年娶的外国妻子,已经八九十岁,由人搀扶着到蒋经国的铜像前时,她问了一句,我能和他合个影嘛?
这位从苏联嫁给蒋经国,成为浙江奉化媳妇的女子,最终和蒋经国人鬼殊途。
在那一刻,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悲怆,不可抑制。
再有一个便是张学良自己讲演的回忆录资料。
一九三六年西安事变,扭转了整个中国占据,国内形成统一战线联合抗日。
西安事变的主角是张学良,第二主角便是杨虎城。
杨虎城被迫出国,后来全国抗日展开,便要求回国抗日,同样被软禁,关在贵州时,和张学良近在咫尺,却互不相知。国民党溃败往台湾时,张学良因宋夫人力保,得以终老台湾。杨虎城却被处决。
如此也便罢了,杨虎城的老婆,小孩,二儿子和最小的儿子,全部被杀害;其秘书连同秘书的儿子,也一并被杀害。
这些资料读来,在那个时刻极为普通,但数十年相隔之下,却负上历史兴亡的重量,让人感叹。
这片土地历史记载始于秦朝,后来遭受过葡萄牙人、英国人和日本人的侵略,如今影影绰绰带有日本的部分文化痕迹。国民党入驻台湾后,进行了经济建设,同时也将一部中国近代史带进了台湾。留居海外,孤臣孽子的遗恨,亦滋生在台湾人的心头。
和平统一是主流,台湾人如离家的游子,迟早要归来。
这一行下来。一直回旋着不知哪个诗人说的话: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片土地便是大陆。
台湾总统府
故宫
日月潭
阿里山下
1楼
楼主: 睫毛上的冰M 时间:2010-02-03 23:09:07新人:)
2楼
作者: 海边的咖啡屋 时间:2010-02-03 23: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