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成为第三批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试点城市,首日申请自由行的青岛市民达到了51人,其中大部分市民奔着去台湾探亲属而去。7月1日,记者从青岛市台湾事务办公室获悉,青岛台湾联姻人数高达2800对,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联姻。记者通过市台办联系上居住在台南市的杨健,她嫁到台湾近20年,已经成了地道的台湾媳妇。45岁的杨健经常在台南电视台介绍青岛的景点和美食,已经成了台南青岛媳妇的代表。
人物故事
20年前,她嫁给了台湾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岛姑娘嫁得最多就是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人。杨健就是那时候嫁到台湾去的青岛姑娘。
那年,杨健刚满23岁,用现在的话说,是个女神级的清新姑娘,后面追的人一大串,可杨健始终没有碰到心仪的那个人。有一天,她去朋友的公司玩,公司的同事帮着她介绍对象,杨健随口答应。见到未来老公,她也很惊讶,对方竟然是个台湾人。对方长自己几岁,但温文尔雅,杨健也没有拒绝,俩人交往了一年多,双方都觉得情投意合,征得了父母同意,俩人就决定结婚。
“当时没想那么多,就觉得谈得差不多了。”杨健在电话那头说。谈了一年就结婚,还是嫁给了个台湾人,在杨健当时的朋友圈子里确实引起了轰动。不管别人说啥,母亲和姐妹都支持自己,杨健也觉得“没啥大不了”。
婚后,老公继续在青岛工作。很快,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此后的6年间,他们在青岛生活、工作,杨健也没觉得嫁个台湾老公有啥不同的地方,在青岛熟悉的环境里,老公的“台湾”招牌丝毫没给自己带来任何变化。
天天哭,想家哭了半年多
29岁那年,台湾老公因为工作调动要回台湾,作为家属,杨健也要跟着老公回台湾。老公的老家在台南高雄县,虽然离着台南市还有一段距离,但高雄的生活水平也很不错,一点儿也不比青岛差。
杨健有些不舍在青岛的母亲和姐妹,何况6岁的女儿还在青岛读书,大女儿从小在青岛长大,已经适应了周边的生活环境。杨健暂时将女儿放在母亲那儿寄养,自己跟随老公来到台南老家高雄。
“想女儿、想母亲和姐妹,想家想得天天哭。”刚到台湾,杨健天天哭,足足哭了半年多。那时候,青岛往来台湾很不方便,办理手续十分麻烦,通话也不方便,杨健每天只能边想边哭。“老公那时也不知怎么安慰我,就带我出去玩,吃好吃的东西,帮着我分散注意力,让我不要老想着青岛的亲人。”
半年过去了,对家乡的思念慢慢被分散,周围的台湾人热情地邀请她参加各种活动。“周围社区里有些免费课程可以去听,每周都能组织爬山,外出游玩,活动内容也很丰富。”从思乡的情绪里走出来,杨健开始慢慢溶进了当地的生活中。
不适应,要在家相夫教子
在台湾人的观念看来,女人结婚后就应该回归家庭。
“男人是天,女人是地。周围的台湾媳妇结婚后都在家煮饭、看孩子,并且十分尊重传统,不像我们大陆媳妇要求公平。”杨健说。白天老公上班,她就站在窗前,盼着老公早点回来。时间久了,杨健就很郁闷,“在这样的环境下,本来很温顺的老公也会耍耍大男子主义。但教育一下,他也会听。”
近20年过去了,如今45岁的杨健生活幸福。大女儿小学毕业后就来到台湾,随后,自己的大儿子、小儿子相继出生,杨健在家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随着青岛、台湾两地三通逐渐便利起来,每年寒暑假,杨健都会带着孩子回青岛。“去姐妹家住,跟他们的小孩一起玩耍。三个孩子对青岛都很有感情,每到夏天就催促着啥时候去青岛,每次回青岛都要待到上学前一天才赶回台湾。”
“在青岛,小孩子们最喜欢大海,几乎每天都要泡在海里游泳。台湾虽然也有海,但七八月份的海边多台风大浪,危险且有暗流。青岛的海风平浪静,而且青岛的天气凉爽舒服。”杨健正计划着10月份回青岛的计划。
“从2000年开始,每年回青岛都有大变化,青岛的朋友越来越有钱,好车越来越多,高楼也越盖越高。”杨健跟老公商量着,等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俩就决定回青岛养老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