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去了趟台湾,回来后大呼上当,台湾真不怎么样,即使是台北也远不如北京的大气,上海的繁华,甚至不如南京现代!
朋友有这样的感慨,本在我意料之中。2001年,我去台湾呆了一段时间,当时就没感觉到台北的摩登,更何况这些年,祖国大陆的飞速发展呢?
然而,我们的这种感觉更多的是建立在对钢筋混凝土崇拜的基础上,我们心目中发达的标准就是道路的阔绰,就是高楼的林立,就是酒店商场的奢华。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举目看世界,中国的好多大都市都可以跻身世界最发达之列。罗马街头到处是残垣断壁;威尼斯的麦当劳餐厅里居然没几个服务员,还需要自己倒垃圾盘;奥地利的小火车站小到只有一个站牌和一张长椅;在阿姆斯特丹街头看到有好多鸽子的小广场,一打听才知道是荷兰王宫。
硬件的建设总是很容易的,而软件的建设则要困难很多。
1.传统:在台湾,很多传统的东西被很好的继承下来,不仅是传统的礼仪、文化,还有传统的工艺和美食。现在,在台湾,布袋戏产业搞得红红火火的,而同宗的皮影戏在大陆几乎销声匿迹;在台北,美食街就是搞成了大排档,小摊点的模式,而南京夫子庙的小摊点都让城管给整治没了,现在游秦淮河已经找不到过去那种热热闹闹的感觉了。
2.教育:台湾大学的排名要远高于北大和清华,台湾已经先后培养出了多位诺贝尔奖的得主。这些恐怕不能简单归结为蒋介石撤退的时候把最好的人才都带到台湾了吧!相比大陆的应试教育,台湾的教育更注重素质的培养。我上中学的时候,转来一位台湾籍的同学,在台湾,老师给他的评价是才华横溢,而来到大陆,仅仅一年的时间,因为无法忍受考试考试再考试的生活而跳江自杀。
3.科技:如果说起科技园的数目,我们一定遥遥领先,国家级的、省级的、县市级的,东部的、西部的、中部的,遍地都是。估计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实现村村都有科技园。然而,论起科技园的质量,跟新竹工业园比起来就差的很多。许多大的跨国公司都选择将研发技术中心放在了台湾,而把加工制造中心放在了大陆。
4.民主:我一位台湾的朋友在企业做基层干部,公司倒闭后获得了一大笔的赔偿金,心血来潮就参加了地方议员的选举,居然胜选。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年满18岁的公民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我真的不清楚我都把票投给了谁,更不知道如何去参选人大代表来实现我的政治梦想!
5.民生:台湾的高速公路修的不是很直,因为如果有土地所有者不愿意搬迁,那就只能绕道而行;我们对付钉子户的办法很多,只要不弄到天安们去自焚就行。上个月,台湾受飓风灾害,死伤700余人,台湾地区行政院长刘兆玄率内阁集体辞职;一年前,512地震,我们估计死亡人数在10万人左右,谁为之负责了?楼倒了,专家说楼的质量没问题,桥塌了,专家还是说桥的质量没问题,大地震,是不可抗拒力量,大雪灾,也是不可抗拒力量,既然如此,还要那么多官干嘛?
6.服务:台湾的银行不是像大陆这样,家家都是高楼大厦,富丽堂皇。新竹工业园里,几家银行就是挤在一家办公楼里办公。走进银行,只要大堂经理发现需要排队等待,就会主动上前搭讪,并且请到旁边的沙发上休息。这样的待遇,在大陆,如果你是VIP,也是可以享受到了,否则门都没有。
当然,我丝毫没有贬低我们大陆的意思。我只是希望我们不仅看到我们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要看到我们经济发展还存在的巨大差距,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想清楚,我们希望我们的祖国成为一个怎样的国家?是用钢筋混凝土堆砌起来的富豪们的狂欢庄园,还是用民族之魂铸就的和谐乐土。